在体验经济的大潮中,酒店行业正通过感官与情感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差异化营销的新路径。本文深入分析了体验经济的核心理念,探讨了酒店如何利用体验营销的五大维度——感官体验、情感体验、社交关联体验、思考体验和沉浸式体验——来增强客户忠诚度、提升品牌认知度,并开拓溢价空间。同时,文章也指出了体验营销实施中的难点,如融资难度、成本控制、人才培训和赛道选择等问题,为酒店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策略建议。
- 案例背景
一 体验经济的热风,从何而来,吹往何方?
主题酒店也好,最近兴起的生活方式酒店也罢,都指向了一个营销手法——体验营销。
我们先从体验经济开始说起。
1)体验经济——寻求利润增长点和溢价空间的必然形态
1998年哈佛商业评论的《欢迎进入体验经济》一文,提出了“体验经济”这个概念:
“体验经济,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作道具,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抓住顾客的注意力,改变消费行为,并为商品找到新的生存价值与空间。”
我们来解读这句话的核心观点——仅仅关注商品和服务自身的话,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同质化的竞争。那么基于生活和情境,打造感官体验,销售“感受”,则能让顾客在消费中获得巨大的愉悦感,帮助企业摆脱在品质、价格、服务层面的激烈竞争,获得全新的利润增长点和溢价空间。
有种说法是,体验经济属于继农业、工业、服务业之后的第四种经济形态。某代的供应达到一定饱和度后,在该经济层面的竞争会陷入成本、效率与价格的搏杀,利润空间急剧下降;部分竞争者会进入下一层面,开拓价值蓝海。一般来讲,高一代的经济类型,有能力对前一代实现降维打击,并获得巨大的溢价空间。
以咖啡在四种经济形态下的价值/价格为例:
- 咖啡作为农产品种植出来后,咖啡豆的价格也许只有几分钱。
- 在加工厂完成烘焙,包装为成品,打上品牌,它对应的售价变为1~3元。
- 在街边小店或者功能性咖啡店,通过标准化咖啡萃取制作服务,变成一杯热腾腾的现磨咖啡,它的价格上升到5~30元。
- 在带给消费者良好体验的环境下,比如环境优美舒适的咖啡厅、新型书店、旅游景点、商务环境时,它的价格将达到30~100元。
那么它在价值体验经济下,与其它经济形态相比,有如下特征:
- 交互性:体验经济更强调交互性。消费者可以从被动到主动,从吸引到浸入,以不同的方式通过深度互动获取体验。比如滑雪、体感游戏、迪士尼乐园等等。
- 高溢价:如果价值的专注点是商品本身,性价比不可避免会成为关键因素,从而大幅削弱利润空间。而体验经济把价值专注转向体验。比如打造惬意与宁静的思南书局的咖啡;代表爱情的专一的ROSEONLY鲜花。对体验的精心塑造,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付出高溢价,也可以打造高度的黏性与留存
- 抽象,非标,无法度量:体验难以量化,没有标准度量单位。它因人而异,通过“感受”来传递,以感官印象的方式留在消费者心中。
2)体验营销——体验经济下,催生出情感向的营销手段
“经济具有必然性,管理具有选择性”。
体验经济时代到来,消费逐渐符号化,消费者不仅仅买有用的东西,也期望通过消费,来诉说自己的“语言”(《罗家德,网际网络关系行销》)。这对企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方面在于企业的营销观念上。Bernd H.Schmitt在《体验式营销》(《Experiential Marketing》)一书中指出,体验式营销站在消费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动(Act)、关联(Relate)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
消费者既是理性的,又是情感向的。体验营销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设计,诱发消费者去体验、去消费。当然这种诱发也并非是贬义的和被动的,这就考验了企业是否能创造出合适的体验媒介。
- 解决方案
二 酒店如何通过体验营销加快业绩增长?
1)感觉体验
产品设计升级,在视觉等方面为住客打造独一无二的感受。酒店通过设计上的升级,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两种美的满足感表现:一是商品本身具有美的欣赏外观;二是商品能为消费者创造出美或美感,作为陪衬体存在。
例如北京三里屯的CHAO酒店,虽不比度假型酒店能够在设计上玩出过多花样,但同样能在城市中心打造静谧的方隅天地。设计者将其定义为“城市的客厅”,而不再是一个临时的居所。
第二个点——为消费者创造出美感,作为陪衬体存在,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产生拍照打卡点。从酒店的设计巧思、整体氛围感的营造,到餐食酒水的颜值等等,都可以作为美感输出的触发口,促使住客产生拍照和在社交平台展示的想法,形成口碑传播。这种可感知的美,侧面可以突出住客自身的品味,由酒店作为住客寻找品味共鸣的平台,完成他们心理满足感的闭环——我住在这个酒店,不仅我觉得它好,我还要让别人知道我住过这里,我的品味好。
2)情感体验
“精神消费”占据主要消费力。
2020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内地Z世代总人口约2.75亿,占总人口的近20%;Z世代的开支达4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家庭总开支约13%。由此可见,Z世代在消费市场中占据着既广且深的影响力。
所以,对于酒店而言,需要深刻洞察年轻客群的消费观,并投其所好进行转型和升级。
Z世代人群是随着互联网发展成长起来的。信息时代下,他们受到全方位、多元化的文化熏陶,有着独立而又个性的身份标签。在这种消费逻辑下,“饭圈文化”、“社交货币”、“颜即正义”等网络名词纷纷兴起,牵动着整个消费市场。同时,近几年“宅经济”爆发,“宅度假”作为一种伴随而来的新型度假方式迅速在各媒体得到传播。“宅度假”就是 “宅”在某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进行休闲体验活动,其贩卖商业场景、空间和服务的消费模式与年轻群体的消费观不谋而合。
ZMAX hotels就是一个为住户提供与酒店强烈情感连结的例子。业内人士曾评论道, 倡导“酿造自由”的ZMAX,不断尝试跳出酒店固有的圈层,改变人们对于酒店品牌的固有印象,努力将品牌打造成“一个有态度表达的精神符号”,实现从酒店品牌到文化标签的身份转变,以粉丝市场反哺品牌,提高品牌声量,帮助ZMAX找到更多潜在忠诚用户,实现服务触角的多维度延伸,有效增加粉丝与品牌之间的粘性。
比如ZMAX的勇气跨圈。2018年ZMAX和音乐人鬼卞开启了“酿造自由”的合作,鬼卞为ZMAX创作演绎了酿造自由的主题歌《Waiting for》;2021年“ZMAX Day End Live 12小时派对”也邀请了DJ-Krome、糖牌乐队以及Rapper-小艾EYE和JOHN$助阵。
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消费过程中的参与感、体验感和存在感,他们对冷冰冰的品牌不感冒,他们只会爱上跟自己性格标签一致、并且具有高度辨识度的“人”。从单一酒店品牌升级为品牌人格化的精神符号,这才是品牌的潜在资产,它的影响力将是不可估量的。
以至于一想到ZMAX,夏天、啤酒、音乐、自由、态度,这样的词语一下子就进入了脑海。
3)社交关联体验
早在2017年,澳大利亚客户分析平台 Local Measure就通过对美国、澳大利亚和亚洲的300家酒店,在Facebook、Instagram和Twitter上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消费和放松是酒店客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最受欢迎的活动。其中,最容易被关注的区域有:餐厅/餐点、饮料/酒吧、客房景观、关键房间功能/房间条件、泳池/游泳。
酒店为住客提供社交场所,让住客之间、住客与酒店之间产生社交关联,一方面能够提升用户体验上的满足感,产生较强的用户黏性,一方面能够为酒店提供一个溢价的空间,这种无形的空间服务所能赋予的溢价空间同样也是多变且可调整的,还有一方面则是能够增加消费触点,完善和弥补酒店物业条件上的限制,通过公共空间的打造,弥补客房数量的不足、面积等问题,比如,日本TRUNK是一间只拥有15间客房的酒店,其实它更像是围绕社交概念、强调本土化及生态理念的多用途使用空间——可以是婚宴礼堂,也可以是酒吧、餐厅、居酒屋,当然,它也能够扮演24小时便利店和设计品商店的角色,TRUNK酒店的经营理念剑指的也是社区共荣以及增进社区人群的社交。若非社交空间和多消费触点的打造,15间客房想必做到100%入住率也难以实现盈利。
此前,生活方式酒店ACE开创了现代社交文化的先河,此后“社交”“生活方式”等概念火遍全球。
就最近我国社交型酒店来讲,万豪的Moxy酒店不得不提。Moxy热闹的酒吧其实是酒店大堂的共享中心,住客能够在此用餐和社交。秉承全天候自助服务和“外带轻食”(grab-and-go)的新潮理念,酒店为宾客全天提供多种美味选择(全天候则说明住客与酒店交流的时常无限制,社交属性突出),包括小吃、新鲜果汁、现磨咖啡、葡萄酒和啤酒。还提供24小时健身房和Moxy标志性的24小时熨衣室。
Moxy酒店工作人员会定期在“玩乐不停”公共空间举办精心策划的活动,为热爱社交和渴望结识新朋友的旅客以及本地客人提供互动体验。在上海虹桥的Moxy酒店,住客可以在公共空间畅玩流行桌游,并在酒店策划的活动中尽情玩乐,与新老朋友共度美好时光。
4)思考体验
酒店通过自身设计理念和想要传达的态度影响住客,使住客产生思考,进而留下深刻印象,酒店的品牌认知度和形象曝光也就能够随之提高。
例如喜达屋集团在三亚海棠湾开出的壹酒店,主打环保、可持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壹酒店有专属农场,种植有机蔬菜、当地水果,并养殖稻田鸭,为酒店餐饮提供时令农产品,是以“从农场到餐桌”理念的落实。酒店的设计上采用了各种原生及再生材料,如夯土、天然石材、铁皮、废弃船木、铁轨枕木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将碳排放量减至最低。除使用回收和采购的本土材料外,酒店配备太阳能热水系统,水用于花园和景观灌溉,并收集存储雨水以供再利用。此外,酒店巧妙设计天窗取代了人造光,最大化利用自然光线。酒店也采取了一系列可持续措施,包括将超过75%的建筑废料存放于回收中心,减少垃圾填埋污染;采购位于800公里范围内的建筑材料,以减少运输能源;同时尽可能使用回收材料等等。
此外,还有将葡萄酒瓶改造为房间水杯、以玻璃水壶代替塑料瓶装水提供、用木质房卡代替塑料房卡等行动。
这样一体化的理念落实,不禁让人真正产生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而产生思考的这个过程,无形中已经加深了住客对酒店的体验感,可以说是酒店通过这种方式连结了住客的情绪与思想。
5)沉浸式体验
即酒店探索自身场景的多元化,用跨界模式和用户导向思维打造更多的消费体验,尤其是沉浸式的体验。
沉浸体验(Flow Experience)在积极心理学领域是指:当人们在进行活动时如果完全投入情境当中,注意力专注,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即进入沉浸状态。
沉浸体验是一种正向的、积极的心理体验,它会给个体参与活动时获得很大的愉悦感,从而促使个体反复进行同样的活动而不会厌倦。也就是说,酒店若能打造成功的沉浸式体验,则能够提升用户的黏性,产生复购。
豪华酒店的SPA服务是个典型的例子。时间推到近期来看,近两年酒店行业在沉浸式体验中还在不断跳出枷锁,玩出新花样。Moxy Hotel就结合Z世代的兴趣,真的推出 “A.S.M.R.睡前故事”的体验式服务,他们与著名的A.S.M.R.水疗品牌Whisperlodge共同打造了A.S.M.R视频,视频中表演者利用披萨、糖果、亮片等道具,为宾客演绎一个让人感官愉悦的睡前故事。
厦门的凡象酒店与当地有名的“戏纸”剧本杀品牌正式进行合作。在酒店内公共空间打造剧本杀场景,且活动报名次次满员。凡象酒店有效吸引了本地年轻客群的注意,并借此与他们建立了相对稳固的情感链接。与此同时,酒店还借此获得了活动门票、餐饮、酒水等一系列的非房收入。据了解,凡象酒店的剧本杀活动门票单人248元,产生酒店活动餐饮收入约人均70元。
- 难点
三 酒店体验营销的难点
- 评估融资难度:投资人更关注投资回报率,社交变现目前在投资人看来的参考指数,就是坪效和非房收入的提升、以及增值体验、跨界合作、品牌资产的变现能力,即实现高溢价高出房率,而这部分的稳定性不可预见,导致融资难度会提升。
- 控制投入成本:不同类型的酒店做体验营销都需要智能化和社交工具的引用,无疑会造成成本的的增加,以及在餐饮方面的成本支出会增加。但基于酒店档位的不同,支出也是可控的,例如成本预算有限的小体量酒店可做轻食轻饮的中端类型,在智能/社交工具的引入上也只需要跟随行业大环境适当引入即可,最重要的是做运营模式的标准打造,标准打造起来了,能为后续的运营省下不少力气。
- 人才补足:体验营销涉及到多个空间场景的运营,不再仅限于酒店本身的运营模式,因而运营难度提升,相应的,关于此方面的酒店人才需要补足,培训也需要加强。
- 赛道选择:无论如何,酒店做营销的前提是符合自身产品调性和市场定位,体验营销要想成功落地,需要选择一个具备强可行性的赛道去支撑其商业模式。
- 案例启示
四 对新消费服务的启示
体验经济大环境下,延伸出的体验营销方式能为酒店带来溢价空间、差异化定位、品牌认知度、客户忠诚度等。具体可以从感官体验、情感体验、社交关联体验、思考体验、沉浸式体验这五个方面进行体验营销打法的研究,但同样也面临着一系列难点,如融资问题、运营难度问题、赛道选择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体验经济,作为“第四产业形态”,无法被忽略,酒店行业,也难以在此环境下,固步自封、安于现状。
参考文章
- 《关于酒店+剧本杀 这里有份半年多实践总结》迈点,企鹅号发布于,2021-06-13 07:30
- 《壹酒店1 Hotels亚太区首家酒店,落户拥有热带风光的海南岛》SOHO设计区,2020-05-29 09:11
- 《万豪的Moxy到底是什么酒店?竟然能体验A.S.M.R?》作者:酒店大玩家,2019-05-22 18:25
- 《万豪、洲际等酒旅品牌引领新浪潮:联结情感,创意营销》来源: 环球旅讯,2021-06-28 16:56:44
- 《绝对干货,客户体验营销的八种模式 》引用来源:搜狐,2021-08-24 14:23
- 《全球最时髦的酒店之一 ACE Hotel,这生意是怎么做起来的?》引用来源:好奇心日报,2018-05-11 09:34
- 《本土社交酒店的时代才刚刚开始,万豪Moxy有什么值得借鉴》引用来源:空间秘探官方澎湃号,2021-08-24 14:42
- 《52个品牌10年酿造,被酒店业热吻的「生活方式」,真香吗?|商业评论》作者:王丹丹 ,引用来源:迈点 ,2021-07-20 06:00
0 thoughts on “创新指南|体验经济下的酒店营销策略:如何通过感官与情感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这篇文章给我很好的灵感,可以尝试在酒店中引入更多体验营销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