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案例 | 增长罗盘失灵,笔记应用巨头Evernote产品增长危机启示录

+ 关注
+ 关注
Evernote产品增长
文章目录

Evernote凭借其跨平台云同步能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迅速崛起,用户数呈井喷式增长。但随后种种策略失误埋下失败种子,推出与核心产品无关的分支,盈利模式欠佳,未能把握新兴科技消费趋势。2023年最终被一家意大利科技公司Bending Spoons收购,黯然收场。从小众软件跃升至巨头最后沦为被收购,Evernote的发展轨迹反映了创业公司的种种困境与挑战。这段历程中的宝贵经验,将为后继者在产品设计、商业策略、市场洞察等方面提供重要借鉴。

01. 创造一个不可能的愿景,Evernote旨在克服人类记忆的局限性

起步于2008年, Evernote产品增长 以其跨平台云同步能力,迅速吸引了数百万用户。它敏锐地抓住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红利,作为首批iPhone应用场景,其知名度、用户数在一夜间成成指数级事态发展。

Evernote是一款笔记和任务管理应用,它的创始人Stepan Pachikov曾说过:“Evernote是人类大脑的延伸”。该产品的目标是帮助用户记住生活中的一切,完成任何事情,以此来弥补和克服人类记忆的天然局限。

他在硅谷创立了Evernote,这款神奇的数字笔记本很快开始风靡硅谷以及全球,它就像一个随身携带的第二大脑,利用云存储和强大搜索来扩展人类的记忆归档量,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展示思路,激发人类的创造力,俨然已成为数字时代增强人类认知的重要工具

Evernote产品增长
Evernote旨在克服人类记忆的局限性​,RUNWISE,2023

02. 跟随大势,历经兴衰起落,Evernote最终迎来被收购的结局

在2008年推出公测版后,Evernote凭借独特的云同步和搜索功能快速占领市场,成为创新领域的领军产品。Evernote一时风头无两,它不断通过收购、业务扩张来丰富产品线和应用场景,与不同厂商形成生态合作。Evernote甚至还在日本和中国推出了本地化产品,将市场延伸至全球。到了2012年,Evernote已经完成了D轮融资,用户数达千万级。

其仅花了446天收获了首批百万用户,下一批百万用户的到来,仅用了一半时间,准确说来,是222天。而从500万到600万用户,仅用了52天,Evernote持续向世人证明了其自主探索的独特增长模式的能量。

但是好景不长,Evernote后续频频遭遇安全和隐私问题,产品创新乏力,无法对抗新兴竞争对手。连续亏损和裁员后,Evernote逐渐失去市场地位,最终在2023年被意大利公司收购。

Evernote产品增长 时间线
Evernote最终迎来被收购的结局​,RUNWISE,2023

03. 押注移动时代,创新笔记功能,免费版本推广,成其增长关键

 Evernote产品增长 成功有赖于抓住移动应用和App Store这两个关键机遇。当时,移动互联网还处于起步阶段,但Evernote创始人Phil Libin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抓住移动应用的潜在前景。他果断决定专注打造Evernote的移动产品,与移动浪潮形成强大的“同频共振”。这一战略抉择极具前瞻性和远见。

2007年,第一代iPhone发布之际,Evernote作为首批应用进驻了崭新的App Store。这一移动应用商店为Evernote提供了一个直接触达数百万用户的全新渠道。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