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美妆品牌能做DTC模式?食品行业也值得借鉴
DTC模式的兴起,不只是打破了传统渠道的获客壁垒,降低渠道成本,更是催生了品牌营销的新逻辑。传统营销媒介,如电视广告、长视频平台的传播场和卖场是割裂的,难以带来触手可及的转化,那么流量就只是流量,品牌只是流量池里的过客。建立 数字化解决方案 才是营销的创新。
一、 每日黑巧营销数字化 的需求
DTC模式的兴起,不只是打破了传统渠道的获客壁垒,降低渠道成本,更是催生了品牌营销的新逻辑,,推荐 数字化解决方案 落地。
我们知道DTC模式的核心是直面消费者。传统营销媒介,如电视广告、长视频平台的传播场和卖场是割裂的,难以带来触手可及的转化,那么流量就只是流量,品牌只是流量池里的过客。触达消费者、完成购买并不是营销的终点,接下来的用户经营才是核心,也是真正完成DTC模式的构建。
在米多市场团队的小伙伴们还没调研每日黑巧之前,一直以为每日黑巧是个完全DTC品牌,因为它的品牌营销和转化链路优化地非常好,线上声量也很大,以致于让人忽视了其线下终端的铺设。每日黑巧的创始人Ethan给品牌未来的目标就是要做到线上至少50%的占比。每日黑巧是如何利用公众号+社群+小程序商城+一物一码构建品牌私域,成为食品界的“完美日记”。
二、 每日黑巧营销的 数字化解决方案
1. 流量从0-1
2. 运营工具升级
2.1 个人微信→企业微信
随着私域流量池快速增长,尤其社群迎来高频高爆发量的流量时,由社群管理到营销自动化都凸显个人微信的劣势,个人微信开始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每日黑巧选择运营阵地转移到企业微信,大大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微信号被腾讯封禁的风险。
2.2 DM卡→一物一码
对于一物一码的运用,每日黑巧获得了多个维度不同方面的营销优势:
第一,一物一码抓可以前置产品标签。用户扫码进入的品牌私域的时候就可以知道是从哪个购买渠道、购买了哪个产品等等信息;
第二,用户统一的账户。一物一码与腾讯的数据库是互通的,所有用户信息可以与微信的用户匹配,形成唯一的用户ID和用户数据账户,帮助品牌构建用户画像
第三,营销活动定制。过去的DM卡上的二维码活动是固定的,既不可控,投放成本又高,采用一物一码后,营销玩法可以随时更替,用户每天扫码都有惊喜。扫码可领取优惠、玩游戏、加企业微信,多种不同的渠道,最大程度地发挥一物一码的作用。
第四,制造惊喜,引发裂变。正由于一物一码十分“好玩”,用户便会自发性地将码发至社群中,邀请朋友扫码,看看能扫出什么样的内容,也就自然地形成了社群中的裂变。
根据每日黑巧创始人的访谈透露,在DM卡到一物一码的升级应用下,用户扫码转化率由2%-5%提高到了8%-15%,实现品牌精准营销。
3. 精细化运营稳步提高增长率
在林希看来,考量私域价值的重要衡量标准就是复购率,“复购率是我们的核心”。目前,每日黑巧的社群复购率在37%-38%。维持稳定高效的复购,每日黑巧的办法是:用价格、服务、社群福利、资源置换、品牌联名、场景营销等多维度拉新引流,在社群进行用户激活和精细运营,通过微信小程序商城转化用户。
3.1 价格策略
3.2 服务策略
3.3 福利策略
社群专属福利是用户进入社群的重要驱动力,将这个驱动力进一步放大,对复购率提升的助力自然不言而喻。
在福利方面,每日黑巧主要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新品尝鲜,社群用户提前试吃,早于所有其他电商平台用户;另一种是预告头部主播合作的直播活动,社群购买只需比主播高一元,之所以会高一元是因为头部直播合作一般会签价格协议,不能低于主播价,参考李佳琦在直播间“封杀”兰蔻事件就知道了。
如此,通过新品率先试吃的稀缺感、优越感,以及专属活动预告、购买,为私域用户带去良好体验的同时,提高复购率。而所有社群活动都是通过小程序商城进行消费行为,不断培养用户消费习惯。
3.4 资源置换,流量共享
明星的优势在于有流量和较多的曝光渠道,而且每个明星都有不同的粉丝群体,可以为品牌带来不同的潜在客户。不只是明星,其实KOL和品牌联名也是一样的道理,目的就是通过客户群体的碰撞与互相渗透达到双赢的地步,越是有品牌力有知名度有明确消费圈层的品牌能够在置换中获得沟通优势,获得更多有价值的资源。
3.5 品牌联名,场景营销
三、 每日黑巧营销数字化 后的思考
DTC模式之所以受到热捧,其优势反映在商业模式上,在私域中品牌能够去除中间渠道的成本,以更低的价格吸引消费者;而反映在品牌营销上,就是能够直接跟踪到用户画像,建设CDP系统,以数据驱动营销。
做营销喜欢追求“品效合一”,实际上这不只是单纯的从流量向购买行为的转化,而是一个品牌培养用户忠诚度的过程。只有当流量转化为品牌的忠诚用户,才是真正的品效合一。而品牌要做的是将平台上的流量沉淀为自己的私域流量。除此之外,数据对DTC模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完美日记就有着庞大的数据技术团队,拥有超过200名工程师,来支持公司对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然而,并不是所有品牌都能具备这样的能力,那么这些自身没有强大数字技术团队支撑的品牌,就可以借助那些具有互联网技术的“SaaS+PaaS”驱动的营销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完成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support@runwise.co,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