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最近参加了由战略咨询公司More Space For Light 组织的名为“深入学习设计冲刺”的高级研修班,恰好三个月前我加入了Rokt公司,成为了UX与产品设计团队的一员,我认为这次的研修班对我今后的产品设计生涯启发很大,接下来与大家一同分享学习的收获。
一、设计冲刺是什么?
设计冲刺是一套用于验证想法、解决问题的五天式产品设计方法,具体还包括原型设计及用户测验。谷歌大神Jake Knapp在《如何只用5天时间解决产品设计难题》一书中将设计冲刺定义为:
一套集商业战略、创新、消费者行为学等于一体的‘超级秘籍’,任何产品团队都能按照其中的指引,一步接一步地解决问题。
只需五天时间,设计冲刺就能为你解决下列问题:
- 理解问题:准确理解问题本质,明确解决目标。
- 初步构想:草拟出可行的备选方案。
- 作出决定”:选出最佳方案,细化待验证的假设。
- 原型设计:制作真实原型。
- 用户验证:进行真实用户测试,获取反馈。
二、实施设计冲刺需要怎样做?
- 决裁者:团队中必须要有人掌握决定权,不管是CEO也好,其他高管也罢,在讨论开始的时候他们就必须加入进来,因为他们的决策会最终影响设计冲刺的目标以及最后的产品。
- 促进者:负责时刻关注进度,负责确保每个成员都各尽其职,在需要作出决定的时候能够不偏不倚。
- 营销专家:尤其要擅长向客户做品牌包装与营销推广。
- 客户服务:负责与客户保持日常联系,同时还要能够准确识别哪些是产品的目标用户。
- 设计专家:负责产品的具体设计,实现设计目标。
- 技术专家:他们对于公司能够开发、交付什么样的产品最有发言权。
- 财务专家:负责测算产品设计项目的成本以及回报。
前期准备:
首先,在团队日程安排表中腾出完整的一周;接着,讨论室内禁用任何电子设备,这是为了确保全员百分百投入到产品设计中来;然后,准备足够的便利贴,将大家头脑风暴出来的想法整理后贴到墙上;最后,准备好一块白板和足够的马克笔。
周一:理解问题
“我们做这个项目是为了什么?我们今后半年、一年或是五年的目标是什么?”
在设计冲刺的起步阶段,大家需要先设定一个长期目标。这个目标应当成为团队的北极星,确保所有人都在朝同一个方向前进。一旦长期目标设定了,就要尽快将这样的目标细化为可行的小目标,做法就是将你对目标的构想与可能遭遇的阻碍相结合,提出“冲刺问题”。
例如,你的长期目标是“用良心产品获取忠实用户群体”,那么对应的“冲刺问题”就可以是“用户会愿意把我们的产品推荐给朋友吗?”
用户旅程。用户旅程地图能够直观地反映用户使用产品或服务的全过程,帮助团队在设计冲刺中将问题按照环节细分为更加明确的目标。
泳道图。将用户共鸣图与用户旅程图相结合就得到了泳道图。泳道图能够清晰地反映出在用户旅程的各个阶段中,哪个阶段需要面临的问题最多。
周一结束的时候,决裁者最终负责选定最重要的客户和最关键的用户旅程阶段,这将是设计冲刺剩余几天的焦点问题。
周二:初步构想
四步绘制草图法能够促使你高效率地拿出方案,在制作的过程中还能对每个变动进行迭代测试。
- 记录。用20分钟的时间整理此前收集到的相关信息,包括产品的目标定位、市场前景,以及你的灵感;
- 构想。再用20分钟的时间将你的想法落实为方案草图;
- 疯狂8分钟。从你的构想中挑出最有前景的一个,在接下来的8分钟里草拟出可能的8种变体;
- 方案草图。在接下来的30分钟里,详细地将最终方案绘制出来。
周三:做出决定
- 艺术博物馆。将所有的方案草图贴到墙上,确保每个方案都是匿名的,由团队中负责掌控进度的促进者协助粘贴;
- 热点图。团队每个成员都分有三个小圆形贴纸,大家默默浏览所有方案,为喜欢的方案或方案中的某个细节贴上小圆形贴纸;
- 快速批判。每人选出一个最喜欢的方案,按照自己的理解与大家讨论其中的亮点,并注意做好记录;
- 投票表决。团队每个成员都有一个大圆形贴纸,大家各自做出最后的表决,将圆形贴纸贴到心仪的方案上。
- 最终裁定。决裁者做出最后的敲定选择(决裁者拥有三个大圆形贴纸)。
周四:原型设计
在分镜脚本确定之后,就要开始进行原型设计。想要建立好的原型设计,秘诀在于建模。
想要做出好的原型设计,其质量必须要恰到好处,而又无需投入过多的精力。如果要做实物模型,可以使用Sketch或Keynote,如果要做软件原型,可以使用Invision。
为了做好原型设计,设计冲刺小组需要按下方职能分工:
制作者。至少安排2名设计师或工程师,负责制作原型设计的每个独立部分。
拼接者。安排1名设计师或工程师,负责整理制作者完成的各个部分,将其进行无缝拼接。
编写者。通常由产品经理负责,将产品呈现为用户能够理解的表述形式。
资源提供者。主要负责收集、整理资源,向制作者提供所需的图片、图标及其他相关内容。
采访者。负责为周五的用户访谈写好采访稿。
周五:用户测试
关键要点
用户至上。整个设计冲刺都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或服务的设计也是基于团队对目标用户需求的理解,因此直接对用户进行测试以获取反馈,是改进产品设计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大局观念。设计冲刺需要所有成员齐心协力完成任务,这意味着不允许由官僚主义出现,团队结构也不是固化的,需要通过灵活的分工促进团队协作。
效率为王。设计冲刺砍去了一切效率低、效果差的讨论,不再有开不完的会,以至于没有时间进行思考。5天的设计冲刺促使团队高效协作,力争在周末前完成工作。
期望管理。从设计冲刺的第一天起,所有人就要有一致而清晰的目标,尽早让股东、高管加入团队,能够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工作环境。
快速试错。设计冲刺能够帮助团队对目标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促使你快速地做出决策并解决问题,这意味着你和你的团队不必再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做设计、编程、开发。至于设计冲刺的好处,那就是你们的产品能够更快地进入市场,因为大家集中精力做了正确的事情。
原作者:Gloria Lo | 原文链接:https://uxplanet.org/whats-a-design-sprint-and-why-is-it-important-f7b826651e09
翻译者:胥云宝
1 thoughts on “入门指南 | 设计冲刺精髓: 如何在五天内驱动产品创新?”
确定长期目标并将其细化为可行的小目标是设计冲刺起步阶段的必要步骤。
设计专家和技术专家在设计冲刺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他们能够确保产品设计完美实现。
听说设计冲刺效果很棒,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去参加
想要使用设计冲刺的方法,必须要有高效的团队协作机制,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设计冲刺的成功不单是一次研修班或者一次迭代的问题,需要长期不断地宣传和推广。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经常提问,以便挖掘问题的本质,转化为可行的机会。
在实施设计冲刺前,做好前期准备非常重要
营销专家和客户服务的作用也不能忽视,他们能够帮助产品更好地包装和推广,同时了解目标用户。
用户旅程地图等工具能够帮助团队更直观、明确地了解用户需求。
设计冲刺的五天时间大家都是全身心投入,确保达到最佳效果,很值得一试。
作为决策者,应该时时关注团队的进展,给出明确的决策,以达成预期目标。
在实施设计冲刺时,要始终贯彻用户导向的理念,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中心。
[…] 如上所述,我通常用它来表示要交付的范围单位,例如“我们已经在此Sprint中交付了故事X,Y和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