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零售

 零售商做自营线上业务,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这个危险苗头的意思,是说经过疫情考验之后的零售企业,普遍都有线上订单供不应求的过载经历。导致部分实体零售企业产生了可以借助这股趋势,重走自建线上业务的幻觉。

商业的安全与危险存在一线之隔的原因,基本都是把临时好运当固有能力,把短暂风口当长期机会。既高估或错估了自己的实际实力,又在付出真金白银的损失之后,连个教训都没留下。

2013年兴起的实体零售O2O模式,还有后来全行业转型电商的盲从探索,就是实体零售业曾经犯过一次集体错误的真实教训。

如果说那批试图转型线上的,以及至今还保留着线上业务的零售企业。真实情况反倒都在背靠着某个互联网平台,或者干脆是走着第三方本地交易和即配平台的模式。

如果再往深层次挖掘这其中集体陷入“盲从探索-抓住线上红利-吃亏教训”的循环原因。应该是这些零售企业至今分不清,什么是基于门店做线上订单的增量业绩?什么是企业自身战略转型的方向和方法?

2020年初的这场疫情带给全社会巨大的影响和损失,但也让我们看到了线上到家业务的盲从感有所抬头。这些零售商会认为,经过疫情下全民手机买菜购物的习惯培养,自己企业现在赶上了部署线上业务的历史黄金期。

危险又在悄悄的滋生。老百姓习惯在手机购物,和必须去你家门店购物,有什么必然关系?疫情期间全民在家买菜的习惯,其实属于缺乏真实需求和充沛供给下的临时保障措施。这种卖方市场行为,导致消费者的行为驱动过于被动。一旦疫情结束之后,手机买菜购物的行为延续性,还是要尊重消费和需求和零售的客观规律。

零售企业要不要涉足线上业务?怎么涉足线上业务?其实还是回到了这个产业线上化工程的几个基本问题:订单从哪里来?履约怎么做?数字化怎么建设?成本和利润模型怎么设计?

重估实体零售的线上化价值


中国现在每年有41万亿的消费零售总额,其中,线上份额占到10万亿(国家统计局2019年全年数据)。这里面的中小线上线下企业,又占据了一半多的供给份额。这些企业的特点是,企业总数非常多,企业自身体量又有限

现实情况决定了,中小企业参与整个线上零售市场份额,实际上都和优质的第三方线上平台完成的。我们必须承认这次疫情给全国所有人习惯手机下单,上了一堂历史性的培训课。疫情过后,中国确实进入到几乎人人都能手机下单的历史最好时期,尤其是对于家庭日常所需的生鲜品和日用品。

可是,疫情只是带来手机下单习惯的培养,解决不了你家门店的订单从哪里来?就像上述所言,老百姓习惯用手机购物,跟凭什么一定要买你家超市的东西,可不是一码事。

巨大的社会化普及教育带来的趋势变化,导致传统零售商开始萌发出自建线上业务的欲望。自建一套自营模式风险在哪里?选择第三方线上平台合作的终极价值在哪里?成为当前欲望落地的两个主要纠结。

自建一套线上自营业务,里面隐藏的坑,已经让上一轮传统零售电商化浪潮,付出了百亿级的学费。永辉、大润发、沃尔玛、步步高……哪家不是几十亿学费的探索?

能力不足,方向不明,资源错配,定位失策,导致实体零售业的线上化转型,几乎很难让人相信凭自己能闯出来

也因为如此,纵观整个行业以实体店的形式,很好实现线上化业务的零售企业,恐怕只有盒马和京东七鲜两家企业。这两家企业,总体来说还是从零设计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

可是,盒马和七鲜的自营,也不是完全的自己单干模式。大量来自阿里、京东生态体系资源的复用,甚至来自其他即配平台的物流资源调配,也出现在两家企业的早期创业阶段。

实体零售能不能做纯自营模式客观规律导致其成功概率不仅很稀缺,还不能完全单一化。

我们评估下来看到,零售企业基本不可能走通完全的自营之路。原因在于低估了做好线上业务的三个难度(下述详情),也高估了自己作为零售企业的能力边界,更是忽略了第三方平台的判断标准,以及多层面借力的灵活态度。

什么叫第三方平台的标准?以这次疫情的全行业涉足线上化来说。恰恰是2020年之前,整个第三方线上平台,在消费者习惯培养(流量),产业数字化升级优化(数字中台),同城即配履约能力(配送)方面,整个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幸运的达到一个很完整的程度。

简单的说,包括SaaS平台、小程序、同城即配物流等所有第三方平台,极大的简化和标准化了实体零售标配线上生意的模式。

这种整个行业提前完成好的准备工作,才让疫情期间几乎所有零售企业,能较为轻松的涉足线上。大润发在武汉的门店,疫情期间履约的所有团购订单,跟阿里这几年的数字化改造基本没有关系。大润发仅仅凭借微信群,就完成了从门店到社区的订单收集和履约配送。

但是,大润发自己都不相信,疫情解封之后的武汉,还能延续这种简略版的线上团购业务。团购的业务,大润发依然要和菜鸟驿站,继续从2019年中期就在筹备的复杂工程。

再说,就算是第三方平台,他们能走到今天这步也很不容易。5年前O2O时代启动的超市到家即配业务,发展到今天就经历了至少几轮整体大升级。

立即登录阅读全文
登录或注册即可解锁全站内容,即表示你理解并同意 服务协议 与 隐私政策

第一,订单突然暴涨之后,门店作业忙不过怎么办意味着三方平台要把工作深入到零售企业的数字中台-ERP系统。将三方平台的前台交易,与门店货架和库存动态同步。

第二,三方平台如果触碰到零售企业的数字中台,企业对其数据安全和系统流畅对接的担忧怎么办?这就逼着三方平台得开发一个类似虚拟机的中台系统,能够和零售企业原有的ERP系统,实现单向传输的双系统运营。什么意思呢?即平台的系统只需要同步门店几个必要的库存、库位、收银等几个数据即可,门店ERP不需要向平台做太多数据共享。这类平台中台系统,较为著名的有美团管家收银系统,京东到家海博系统等。

第三,当门店对接多个线上平台,导致门店要为多个三方平台,配置多套运营班底的成本倍增怎么办?这时候第三方平台的系统,就不能过于封闭排他。需要在中台开放性方面,从“门店-平台”的点对点对接,升级为“门店-平台-其他平台”的多面开放性对接。即美团的数字中台,能够帮助永辉超市,也能同时管理同店京东到家的订单。如果美团的数字中台真能做到的话。

第四,当门店在第三方平台的合作当中,发现终极价值并没有落地在门店,而是倒向了第三方平台APP的时候,门店怎么规避这种风险?即某个第三方平台自身不够纯粹化,存在排他性制约门店开拓更多线上业务的机会,零售企业怎么快速甄别并防范这种被“绑架”的风险?这时候,又要逼着第三方平台,必须拿出可自我拆解出不同模块的高度纯粹性。形成一个门店的在线业务,可以同时使用A平台的流量,B平台的数字中台,C平台的即配物流,这种让零售企业高度自主灵活的合作方式。

哪些第三方平台是排他性的独家合作?哪些第三方平台可以满足零售企业拆分出不同资源模块?相信很多零售企业已经心中有数。

实体零售无法自营线上的原因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零售企业,为了自建一套自营线上业务,有本事能重走上述第三方平台已经趟路5年的经验过程。

零售企业是走自营线上之路?还是选择第三方合作之路?整个决策的大前提,其实首先是对自身的充分了解。所谓认识自己最难,先清楚自己的能力,再知道自己的需求,最后再决定怎么做?找谁合作?

而基础设施完善的第三方合作平台,能够带给零售企业的业务价值,在于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传统门店,获取线上订单和流量的业绩果实。

我们刚才总说零售企业不要低估做好线上业务的三个难度:流量、中台、物流。恰恰在于,这三个能力,本身就是整个零售到家业务大盘子里,复杂到可以独立支撑一个互联网公司作为主营业务。

就像拼多多今天已经拥有很庞大的订单和流量,但是依然没有自己的物流;很多SaaS平台专注做好数字中台服务,就能做到不小规模;而类似点我达、达达,就是很纯粹的同城即配物流服务商。

零售企业做自营线上业务,最头疼的问题就是没有流量。而第三方平台最突出的优势,恰恰是有流量。即便它们没有商品,没有供应链,没有库存,但是依然有流量。

为什么呢?

因为消费者去一个实体门店,和在手机购买某个实体门店商品,两者的门店概念完全不一样。

消费者去一个实体门店,会通过距离远近、品牌喜好、门店品质、品类库存宽度、价格优劣,大概判断出一个通用标准。喜欢去沃尔玛的消费者,可能只是看中了某个沃尔玛门店,距离他家很近而已。

但是到了手机上面,消费者会自觉将他家周边所有的超市,当成一个大超市。实际上我们打开一个第三方APP,我们不管是精准搜索一个商品的结果,还是通过首页或二级频道页面进入到某个商品详情页,我们都是基于周边3-5公里可配送半径内的所有选项,作出的最终决定。

因此,这种手机下单行为,会出现消费者最终购买的商品,并不来自距离他家最近的某个超市。很可能距离稍远的另一个零售品牌的门店,因为拥有更实惠的售价,更丰富的特色商品,更吸引人的促销折扣,让这比订单撬动了原本物理距离不占优势的消费者心智。

所以,第三方平台具有的流量优势,在于消费者天然就希望,手机里的超市商品,是一个高度集合周边所有超市库存的一站式大平台。这点,任何单一零售企业的单一门店,永远不具备这种集合同区域所有门店库存的能力。

除非,你能像盒马和京东七鲜那样,拥有定位差别很大的商品清单,拥有装机量很高的APP,拥有自建即配物流的巨大投资实力,拥有很强的品牌心智。

鉴于流量已经是零售商的巨大隐痛,中台系统又是个需要靠时间沉淀出优势的技术活。我们现在干脆直接来看即配物流的复杂性,背后有多麻烦和复杂

即配物流这种能力,一是难在订单分配、骑手劳力、动态路线的三者精准配置;二是难在能够养活自营的骑手,必须要越大规模才越经济。

一笔订单产生之后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门店与收货地址的物流路线设计,同条路线在同时段里的订单总量,同时段不同区域的订单达到峰值或进入低谷,不同骑手在上述动态条件里的人力数量和劳力分配等。

随便单独拎出一个问题,就能打消超市自建自营即配物流的念头。比如,自营管理的骑手,法律规定薪资待遇起码算的是日薪,而不能是无底薪的订单提成。导致标准人力配置下,忙的时候人不够用,闲的时候又浪费人力。

如果一个零售企业能设计好上述这套分单派单系统,最好的选择,那就不是开超市了。直接像达达、点我达、蜂鸟即配那样,转型做个同城即配物流商,岂不是更好?

而且这个假设,还是建立在一个超市,一天内的三公里订单,能够达到5000单以上。那些传统零售企业,习惯在3公里半径内只开一家店的选址标准,怎么可能单店单天做到线上5000单呢?大润发都没这个水平。除了盒马鲜生和京东七鲜超市。

说的残忍点,除了阿里系和京东系,这两家拥有中国最完整零售和互联网资源配置的企业。其他任何一家传统零售企业要做完全自营的线上业务,不借助任何三方平台,连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就像中国零售企业里面,如果论品牌溢价、商品力、客单价、服务口碑,有谁能打得过宜家?可以宜家折腾4年之后,电商这事还是最终选择了和天猫合作。

门店合作第三方平台的部分心态

其实,除了全国性大型零售企业,存在自营线上业务的幻觉。很多区域性KA级别零售商,也存在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顾虑。

这种顾虑的主要原因,在于零售商围绕着门店所设计的整个业务模型和成本模型,要远远贵于或难于门店作为线上订单发货仓的成本要求。

简单的说,就是门店如果依靠线上订单就能养活自己,为什么还要花钱请员工,做来客体验,做营销,做卖场牌面和陈列呢?一个毛坯房一样的门店,不是一样可以做线上订单的发货店(仓)吗?

还有,高度标准化和快销化为主营商品的超市和大卖场,本身商品的采购和零售价格就高度透明。他们是真不太愿意在线上业务上,发生二次分佣的毛利折损。

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不愿意也不行了。现在主营快销品和生鲜等民生品的超市和大卖场,本身也守不住门店的来客了。这种高度标准化和快销化的为主的门店,恰恰是本地到家即配业务很容易介入的部分。

简单的说,消费者买一瓶洗衣液,买一袋牙膏,买一把蔬菜……并不需要看直播,反复比较型号规格。在手机下单,就很清楚自己买了什么。

听起来可怕吗?没事,我们再来看清楚传统零售做线上业务的终极价值,就不怕了。门店做线上业务,做的就是门店的增量业绩;门店和企业本身的数字化战略升级转型,那是另外一套方法论。

以往零售企业的教训,大多都是把线上业务和企业转型战略,混为一谈了。

我们以大润发举例。大润发2019年的整体战略目标,是逐步把全国380家门店,全部改造为彻底数字化管理的门店。而大润发2020年的整体战略,是从原来一个综合性的“生杂百”大卖场,转型为一个高度专业的生鲜食品大卖场。

但在这个战略转型目标之前的3年里,并不影响大润发和阿里淘鲜达一起,先做出门店线上订单的增量业绩。

多点、京东到家、阿里淘鲜达、美团、饿了么等第三方平台,它们的第一功能,其实也只是在帮助实体店做线上订单的增量业绩——其背后的数字化工具、中台系统、物流等,都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不自营,不搞介入零售商数字战略升级的多余动作,而是专注于如何从流量、物流、中台等方面服务好零售商的,高度保持第三方纯粹性的第三方平台,其实屈指可数。目前头部几家三方平台里,也只有京东到家看起来始终坚持在走这条路。

如果哪家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说自己能同时给零售企业既做业绩增量,又能做战略转型。除非他们能达到阿里集团和大润发(高鑫零售)的合作深度,否则零售企业就要对这种承诺大大小心警惕了。

抱歉,请允许我们再啰嗦一遍:如果哪家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说自己能同时给零售企业既做业绩增量,又能做战略转型。除非他们能达到阿里集团和大润发(高鑫零售)的合作深度,否则零售企业就要对这种承诺大大小心警惕了。

我们反复说第三方平台的体系很复杂,零售企业不要低估这种复杂,不要以为可以自己轻易复制。但是,零售企业也不要低估自己一直扎根零售业,所打造的专业性壁垒。

聪明的第三方平台都明白一个道理,他们也学不会零售的自营,永远也不会想着自己去开店。第三方平台,挣得是服务的钱,不是卖货的钱。

他们会看到,零售商的门店也有自己的核心能力:供应链、选品、商品力打造、门店管理等。门店与第三方平台合作,能不能撬动出终极价值,最终还是门店。

或者说,实体的门店+手机的虚拟门店。

零售商线上化的终极价值

门店有个很特殊的功能,在于门店在整个线上业务链路中,功能很大,收益不大。一个商品从源头到家中的整个流通链路,门店能起到类似电商在大仓、干支线物流、分拣中心、终端站点的所有物流集合功能。可以说,门店既有电商不具备的点对点功能,又具有发货仓不具备的门店来客销售能力。门店是个简化了整个流通链路的超强中间环节。

那些同时拥有线上线下一体业务的门店,实体部分只要不亏钱就好,可以养活自己即可。其他业绩增量部分,可以靠线上去拉动。

这点,盒马和京东七鲜这两个新物种零售,已经给出了很好的证据案例。一套门店成本,做出两套利润。

当然,这是很理想的实体店线上业务模式。能够达成这种理想效果,关键在于线上运营和门店运营,零售商和第三方平台,要联手起来同等对待、同等投入、同等重视、同等运营。

这四种同等,也是刚才说了流量、中台、即配之后,一个更大问题故意不说的原因。现在做线上生意的门店,普遍不重视线上的运营

很多零售企业对第三方平台的合作态度,有点像餐厅做外卖。以为在线上开个店铺和流量入口,订单就源源不断过来,就可以躺着挣钱。从没认真做过线上店铺的运营,不做活动档期规划,不做促销引流复购。

我们很想提醒的是,零售企业不能轻视线上业务的复杂性,也不能假想第三方平台是万能的。

明明那些门店很擅长的一套营采销业务体系,怎么就不能搬到线上去呢?或者说,在线上平台专门设计一套线上版的营采销业务体系,难道很难吗?

这方面,第三方平台目前的表现也不够成熟。而且,这套线上版营采销业务体系打造,还必须由第三方平台自己发起。指望哪个零售企业单独发起并落地,难度可能不亚于自己干线上自营。

就像上述所说的,一个消费者在手机上,凭什么不买他家马路对面的超市,而偏要选择一公里外的另一家超市?答案一定是更远的超市,提供的价格、品质和丰富度,好于自己马路对面更近的超市。

这时候,第三方平台可以打破地理限制的优势——即一个区域内所有门店在手机上,呈现出一个超市的感觉,多少都是呈现给消费者很不错的线上运营品质。

然后,手机上一个大超市的体验感觉,让消费者的最终下单行为,又精准的落地到某个具体门店身上。

实体零售要尊重线上平台、尊重消费者需求、尊重零售的商业规律。这点起码道理,也是此前门店对接三方平台,所做不够的主要问题。

当然,这也是所有第三方线上平台,未来1-3年的行业整体发展红利。

红利之所以叫红利,在于那些简单、明确、高频的日常需求,一定依赖于数量众多的零售企业来完成。这个社会不可能让全民的日常民生购买,交给少数几个大零售商来供给。

这种注定高度分散,多场景,多业态,多渠道的供给现状,也决定了第三方平台有责任让这些数量众多的中小型零售商,最大程度享受互联网和数字化的发展成果,并最终体现出第三方平台的长期存在价值。

原文:实体零售的危险苗头

创新方法论课程推荐

设计思维 101

点个赞鼓励一下作者吧~

加入创新交流群

免费送7大行业30案例 及时看最新指南/研报
点赞
收藏
请用微信扫码分享哦~
分享

勿删,用于自定义目录加锚点,隐藏即可

相关文章推荐

0 thoughts on “深度研究|零售商做自营线上业务的挑战与机遇

发表回复

点赞
收藏
请用微信扫码分享哦~
分享

还差一步
扫码锁定入群名额

加我时请备注下方群名

创新战略交流群

免费送“2024新业务孵化/战略创新指南”

B2C增长创新群

免费送“10大消费行业50个增长案例汇总”

B2B增长创新群

免费送“7大B2B行业30个增长案例汇总”

AI应用创新群

免费送“20篇AI研报+110套GPT提示”
关闭按钮
欢迎来到Runwise即能创新社区!
登录装饰图,三个人围坐在电脑前,对某个灵感进行沟通和讨论
已有账号?
电话咨询
7x24热线,欢迎致电咨询
微信咨询
扫码添加专家微信
扫码添加专家微信
享专家1V1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