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究 | 盘点 10 个造就百万级收益的设计冲刺案例

设计冲刺案例盘点

要在一周的时间内完成众多任务是设计冲刺这套方法论的鲜明特征,不过在这高强度的一周中,你能够完成其他团队一个月的工作量。设计冲刺起源于谷歌风投(GV),单从这一家公司的来看,design sprint 已经渗透到了他们的所有投资标的,包括Nest,Medium以及Flatiron Health(获谷歌领投的一家大数据医疗企业)。

为了让各位读者更好地理解设计冲刺的应用场景,尤其是怎样运用在验证各行业的产品概念,我们精心整理了10个经典的设计冲刺案例盘点,这些案例中的企业都通过设计冲刺实现了百万美元级别的产品、服务和流程的开发。

1.Slack:用设计冲刺找到吸引大客户的方法

真正受用户喜欢的团队协作工具,绝不可能仅仅是一个团队协作工具,Slack就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Slack最初只是一家游戏公司的内部工具,用于辅助开发一款名为Glitch的电子游戏。然而,出人意料的是Slack反倒比游戏取得了更轰动的市场反响,仅在上线第一年,就有超过60000个团队申请注册。不过,Slack也遇到了一个问题,想要把客户群体拓展至科技型初创企业以外的组织并不容易,该如何向他们解释Slack的价值呢?

为了找到最好的向用户解释Slack价值的方法,产品经理Merci Grace启动了设计冲刺。设计冲刺的队伍里包括产品经理本人、两名设计师、一名工程师、一名营销人员以及几名来自投资方GV的投资人(作为设计冲刺的推动者)。到第3天时,他们就已经明确地识别出了问题,提出了初步构想,并给出了多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原型,包括案例介绍、新手教程甚至动画指导。

通过“便利贴决策法”,他们逐步锁定了进入原型阶段的想法,对构想和现状进行测试,尝试将诸如IBM、Autodesk和Shopify这类大型企业发展为自己的客户。

2.联合国:让更多人参与到解决贫困儿童吃饭问题中来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希望提高一款名为ShareTheMeal的APP的用户参与度(这是由联合国推出的一款捐助全球贫困儿童的手机app,用户每天只需捐助0.5美元,就能让一个贫困的孩子吃饱饭)。这款APP刚问世时取得了非常成功的效果(APP在设计和开发时也使用了设计冲刺的方法),但后期用户的参与度完全没有达到项目团队的预想效果。

在这一个设计冲刺中,团队将问题界定为:如何让用户更乐意、更积极、更慷慨地进行捐赠。为此,他们将目标锁定在改造APP的捐赠界面上,这给了他们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来寻求解决方案。


最终,团队选定了两个原型设计,在邀请了6位用户进行测试后,确定了最佳方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就更新了捐赠界面,并提高了用户捐赠金额限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今,ShareTheMeal已经成功地为全球贫困儿童提供了超过2400万顿的餐食。

3.KLM Airlines(荷兰皇家航空公司):重新设计机场体验

荷兰皇家航空公司(KLM Airlines)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一家商业航空公司,然而,也正是这么一家看起来和设计冲刺八竿子打不着的传统行业公司,极具创新精神,不仅做了设计冲刺,还做得非常成功。

在阿姆斯特丹的史基浦机场,KLM建立了一个新的项目部X-Gates(该项目主体包括专用登机口),专门用于对用户体验进行快速测试。

自从X-Gates引入设计冲刺后,KLM已经对众多新构想进行了测试,包括在飞机上搭载WiFi,以及建立更完善的乘客行李追踪系统。

 

立即登录阅读全文
登录或注册即可解锁全站内容,即表示你理解并同意 服务协议 与 隐私政策

4. Headspace3天开发出适用于儿童冥想的产品板块

如今,很多人都热衷于养生,冥想和正念的益处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那么问题来了,你要如何向小朋友解释这些好处呢?

在谷歌专家的协助下,Headspace组建了由UX设计师和产品经理组成的8人设计冲刺团队,决心要做出儿童版冥想的app板块。(Headspace是一个数字健康平台,通过app提供指导冥想课程和正念训练。应用程序内包含数百小时的内容,因此被公认为是最全面的冥想和正念的课程之一,帮助用户实现更加幸福健康的生活)在经过了一整天的现状研究和机会搜寻后,他们明确了设计冲刺需要回答的两个问题:

  1. 给孩子们开发的冥想app,要如何设计,才能为小用户提供同样的使用价值呢?
  2. 这个目标(在商业上)真的可行吗?


在明确了目标之后,他们采取了所谓的“发散、收敛、再发散”的方法来获取灵感,即开始时大家各自思考,形成自己的思考,再聚到一起相互交流,最后在讨论的基础上继续思考。

在设计冲刺的最后,他们开发了一款非常特别的安卓版APP,找了一群小朋友参与测试,之后又很快投入到另一项设计冲刺中,继续完善解决方案,最后成功在主打APP内上线了这款儿童版软件。

5.谷歌:通过3天的设计冲刺重新设计招聘流程

对于任何一个发展到谷歌这种规模的企业来说,人才招聘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对于每一个选拔的人才都要进行准确的核查,确保他认可公司的文化,并愿意成为践行的一员,能够在岗位上创造应有的价值。(题外话:至今我都非常感慨且感恩在谷歌早期时任职的日子,如今已过去多年了。)为此,谷歌使用了一套名为GHire的SaaS应用程序,用以对求职者从简历投递到offer发放的全流程进行追踪。


GHire为谷歌早期的人才招聘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大家开始逐渐发现,老版本的GHire已经无力应对了。在为期3天的设计冲刺中,由多部门组成的30人股东团队最终把问题定为:“谷歌在做招聘决策时最关心的是什么?”

通常来说设计冲刺的最后产物是产品原型设计或设计决策,但谷歌这次设计冲刺的目的是在招聘体验和流程的改进上达成共识。

由于设计冲刺时间紧、任务重,团队很早就开始做了大量准备,收集整理用户故事,做冲刺前访谈以及展开UX研究。

当设计冲刺的日子来临时,他们在第一天以闪电演讲的形式展示各自的研究发现,第二天分成多个小组来识别具体的用户痛点,第三天聚集起来构建产品路线图,探讨如何将谷歌招聘的核心价值融入到GHire中。如今,谷歌招聘流程的效率有了大幅提升,GHire可以非常高效地对求职者进行能力测试。

6.Flatiron Health:通过10+设计冲刺推出了3项功能、新流程以及全新的产品线

医疗卫生行业是在创新方面进展最缓慢的行业之一,出于监管、体制等原因,绝大多数企业都是风险规避型的,一般来说他们的产品、方案和流程的转变速度极慢。不过Flatiron Health(一家医疗大数据技术公司)却与众不同,他们希望促进医疗卫生行业的快速、高效合作。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进行了设计冲刺来构建新的产品,改变合作模式,上线全新的产品线。在过去3年的经验中,他们总结了进行设计冲刺的几个原则:

  1. 在变革前在获得高管的支持和授权:一项好的设计冲刺往往要获取一些之前缺少的数据和信息,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在行动初期获得高管的支持和授权。
  2. 开始之前先写一个冲刺简述:创建一个可共享的文件,向所有相关人员(包括外部的利益相关方)阐述设计冲刺的目标要点、预计产出以及目前已知的相关信息。这意味着在开始设计冲刺之前,就要进行早期调研,因而在设计冲刺的第一天就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
  3. 对成果进行“内部路演”:可以通过全体会议、内部通告和邮件附件等形式,把你们的设计冲刺结果展示给公司其他人。


7.乐高:一家85岁的玩具公司是怎么进行设计冲刺的

每当乐高的内部创新机构需要对业务进行调整时,他们追求的可绝对不只是某些局部微调,他们甚至还会停工2个月来进行一系列的设计冲刺。

他们的设计冲刺除了前文提到的流程之外,最特别的是他们将设计冲刺引入到了整个公司的创新上。乐高的创新机构负责人Eik Brandsgård创建了名为“控制塔”的创新团队,由5位资深的创意总监组成,他们的任务是识别需要解决的问题,完成冲刺简述,并推动每个设计冲刺的进行。

在最开始2个月的时间里,乐高累计完成了150+设计冲刺和原型设计,推出了众多新产品。如今,乐高每个月都有一个“无会议周”,专门用于设计冲刺的策划。


8.Pocket:用设计冲刺实现58%以上的新用户参与度

企业获取新用户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前期的客户开发,但如果不能将这些新用户有效地转化为长期的活跃用户,那么这个速度再快也没有太大的意义。这一点正是Pocket所面临的问题,他们针对这个问题开展了设计冲刺。Pocket是一款帮助用户收藏网上看到的好文章,以便日后重新浏览的APP,但他们发现很多新用户并没有怎么使用过这个功能就退出了。


为了找到解决方案,Pocket的团队进行了3次设计冲刺,为iOS和Android端的APP设计了全新的用户引导流程原型。通过“我们要怎样才能…”的方式,他们围绕如何提升用户储存文章数量,以及如何引导用户在其他设备上安装Pocket提出了很多想法。

到了绘制原型草图阶段,他们决定以3版面的故事板形式来模拟用户的引导流程,找出最能实现目标的方案。最终,他们在Keynote(ppt也可以,都是十分快捷方便的原型工具)上完成了两个版本的引导流程,并进行了用户测试。在正式推出新的引导流程后,他们惊喜地发现有超过58%的新用户在Pocket上储存了文件。

9.Blue Bottle Coffee(蓝樽咖啡):重新设计网站页面,线上销量翻了一番

只要你去过蓝樽咖啡的门店,你就会知道他们有多火。店面选址很考究,员工培训非常到位,咖啡风味独特…但这些鲜明的特色要怎样原原本本地搬到线上却是一个大挑战。蓝樽咖啡此前非常苦恼,他们的线上销售额仅为总营收的10%。为此,他们决定进行设计冲刺,全面改造线上体验。

在设计冲刺开始前的预调查阶段,他们创建了所谓的“咖啡客漏斗”,其中的信息均是来源于对真实客户的访谈,了解他们在蓝樽咖啡中最喜欢的要素是什么。在此基础上,蓝樽咖啡团队才用了最传统也最经典的5天设计冲刺,识别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存在的机会是什么,并在客户故事的基础上对线上体验进行重新设计。

在第3天结束时,他们整合出了包含大量用户体验设计的故事板,并根据故事板在Keynote上创建了3个高保真的原型,每一个原型设计呈现的视觉效果和购物体验都不一样。在用户访谈后,他们更加明确了哪些是用户更喜欢的功能,并依次设计和开发了新的网站界面,最终成功实现线上销量和网站停留时间双双翻倍的效果。

 

10. Gimlet Media(一家播客公司):用设计冲刺来决定选用的商业模式


我们需要开发一款APP吗?这是 Gimlet Media面临并决定用设计冲刺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家新成立的多媒体企业,他们并不清楚是否只要创作出好的内容就足够了,更何况他们的内容基本都来自于iTunes。

在设计冲刺周前,他们准备了一份列有32个待办事项的清单,这些想法都是来源于员工、听众和专业顾问。最后,他们决定设计冲刺的重点是为现有用户开发一款专门的APP,利用一周里剩下的时间绘制解决方案,设计iPhone APP的原型,并收录部分会员专享内容投放到APP中。

最终结果证实,他们的听众并不喜欢这个APP,但对于Gimlet Media提供的优质内容非常喜爱。于是,Gimlet Media也更加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不需要再为搭建自己的技术平台做大量投入,只要专心做好内容即可

说在最后

本文介绍的设计冲刺案例包括航空、医疗、玩具等行业,涉及APP开发、招聘流程设计等多个方面。

这些只是部分较有代表性的案例,但都说明了一件事:无论你身处哪个行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设计冲刺都能帮助你以更快、更容易、更便宜的方式寻找解决方案。

只要方法得当,团队给力,分工明确,资源齐备,设计冲刺就能将你从未知的世界拯救出来,给你一个明确、经受得住验证的答案,而整个过程最多不会超过5天。

所以当你的团队再面临着“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的时刻,不要急着跳到解决方案。运用设计冲刺,在盲目地投入人力、金钱、时间等资源之前,先找到真正值得解决的问题,以及用户是怎么想的。

编译自:

https://blog.sprintwell.com/design-sprints/

点个赞鼓励一下作者吧~
点赞
收藏
请用微信扫码分享哦~
分享
加入社群
创新战略交流群创新战略交流群
扫码进群
扫码加我拉你入群
TOC业务增长群TOC业务增长群
扫码进群
扫码加我拉你入群
TOB业务增长群TOB业务增长群
扫码进群
扫码加我拉你入群~

勿删,用于自定义目录加锚点,隐藏即可

相关文章推荐

0 thoughts on “案例研究 | 盘点 10 个造就百万级收益的设计冲刺案例

发表回复

点赞
收藏
请用微信扫码分享哦~
分享
关闭按钮
欢迎来到Runwise即能创新社区!
登录装饰图,三个人围坐在电脑前,对某个灵感进行沟通和讨论
已有账号?